世界万象10:: 太空生成的视网膜可以治愈失明

国际空间站上的一项实验表明,人造视网膜在微重力环境下产生的效果更佳。 这一结果可能是治疗一些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的希望之源。

1900345
世界万象10:: 太空生成的视网膜可以治愈失明

亲爱的听众们,我们从安卡拉之声广播电台向你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在今天的世界万象节目中我们谈一谈太空生成的视网膜可以治愈失明的课题。

一旦光线进入眼睛,它就会传播到视网膜,这是器官后部的一层薄薄的一层,称为光感受器的光敏细胞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然后将信号发送到大脑。

这只是一个总结我们如何看待的定义。

许多眼部疾病会损害光感受器官,导致视力问题甚至失明。

这个问题没有已知的治愈方法,它影响着数百万人。 然而,还有一些包括太空在内的有趣项目。

人造视网膜的研究

位于康涅狄格州的拉姆达视觉生物技术开放公司正在使用一种名为“细菌视紫红质”的光激活蛋白来制造人造视网膜。

科学家们正在通过填充受损的光感器官来恢复视网膜退化患者的视力。

每个人造视网膜在网状膜上包含 200 个蛋白质层。

这些蛋白质层越光滑,植入物的效果就越好,但即使在制造过程中像重力一样轻的力也会导致缺陷。

将利用太空中的零重力

为了追求完美的蛋白质层,拉姆达视觉公司决定探索在太空中制造人造视网膜的可行性,希望卫星上的微重力环境能够提供更好的产品。

该公司与太空研究公司 Space Tango 合作,以使用其迷你实验室之一设计一项实验,该实验室配备了通过地球近乎实时的输入进行实验所需的所有自动化系统。

受到 NASA 提供的 500 万美元商业化拨款支持的第一个 迷你实验室,于 2018 年将被发送到国际空间站 ,随后又进行了四次实验。

现在第五个迷你实验室已经返回地球,根据拉姆达的初步分析,里面的200层视网膜比它们在地球上形成的视网膜更规则。

每个微重力实验都帮助拉姆达实现了 FDA 的目标,即在 2023 年底之前达到其人工视网膜的制造标准,并且计划在明年内还有另外三个迷你实验室到达国际空间站。

拉姆达视觉公司希望其人工视网膜能够在 2024 年之前为晚期色素性视网膜炎患者的实验做好准备。

如果上述试验成功,随后公司将进行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试验。

亲爱的土耳其之声广播电台的听众朋友们,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介绍了太空中生产的视网膜可以治疗失明问题。 您可以登录我们的网站www.trt.net.tr/chinese阅读相关文本。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周同一时间再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