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在土耳其12

在华人在土耳其系列节目中我们将向大家介绍华人在土耳其辛勤创业奋发向上以及融入土耳其社会打拼生活的故事

697602
华人在土耳其12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土耳其之声。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进展,越来越多人移民到他国。晚近逐渐地也有为数不少的华人迁移到土耳其。我们这个节目的宗旨就是探索新老华人在土耳其生活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同时也藉由他们迁移的故事来了解土耳其文化的方方面面。

本期的节目要为您介绍的是曾经在伊斯坦布尔求学的人类学家郑思恒笔下所观察到的土耳其澡堂 (Hamam)。郑思恒在她所写的“ 不是清真寺,是澡堂!” 的文章中提到:“ 刚到伊斯坦布尔的时候,总是看到清真寺附近还有其他许多圆拱形的建筑。常常很好奇,依附着清真寺的这些类似清真寺的建筑到底是有什么用途?后来实地逛了一下才知道这些看似清真寺的建筑其实是公共澡堂也就是土耳其浴澡堂。“

” 后来带一些亲朋好友玩耍土耳其的时候,他们都会提到要洗洗土耳其浴,有的说土耳其浴是土耳其特有的文化,有些人则说,公共澡堂是鄂图曼帝国时期留下来的传统,可以好好想象一下过去人们的生活。“

” 事实上在过去鄂图曼时期,土耳其的公共澡堂的确是家家户户不可忽略的重要场所。一来在伊斯兰教教义里面,穆斯林十分重视清洁,特别是每周五的主麻 (Cuma) 礼拜,更是要好好的到澡堂把自己从头到脚打理一番。这也是为什么澡堂总是会出现在清真寺附近的主要原因,因为洁净在教义中相当重要,所以连带地,澡堂也就变成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环。除了礼拜之外,许多人生重要的阶段,像是割礼,结婚,大病初愈时……等等,也都要到澡堂好好的清洗。土耳其人现在以饭局,派对,不同的方式来庆祝的场合,在过去却是到澡堂来完成,以象征整个程序的完整。“

郑思恒又说:“ 除此之外,跟现代公寓不同的是,在传统的鄂图曼的房子里,只有相当简单的浴厕,当然也就没有洗澡的空间。所以,公共澡堂就成为居民们一部分的生活空间了。也因为澡堂是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场所,人们去澡堂除了洗澡之外,很重要的另一个功能就是社交与八卦。传统的土耳其浴是男女分开的,男女两性各自有自己的社交空间。就连有些富贵人家,虽然家里有私人澡堂的,也都还是会偶尔来到公共澡堂洗澡,交换资讯。“

” 公共澡堂到了上世纪初功能开始逐渐有所转变,从鄂图曼帝国后期进行许多改革,一直到凯末尔建立土耳其共和国,采取世俗派观点,连带的,跟伊斯兰教紧密相连的澡堂文化也就逐渐式微,缓慢地退出人们的生活空间。还记得我刚来土耳其时央求几位朋友带我去尝试土耳其浴,他们得上网查资料,还告诉我他们从来没有去过。“

” 而到了现在,土耳其的公共澡堂又重新开张登场,成了游客体验土耳其的另一种方式。透过这种澡堂文化,来发扬特殊的观光体验。”

亲爱的听众朋友,本期的节目介绍了人类学家郑思恒刊登在土女时代网站上所写的“ 不是清真寺,是澡堂!” 一文中所观察到的土耳其澡堂。从历史上土耳其澡堂在土耳其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到没落然后又藉由观光旅游业而复兴的故事。

想知道更多华人的故事吗?请下周同一时间继续收听我们的节目。再会。

Mehmet ÖLÇE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