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眼中的土耳其38:伊斯坦布尔风物志

一名在土耳其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带您走进千面土耳其。

1271479
中国留学生眼中的土耳其38:伊斯坦布尔风物志

伊斯坦布尔风物志

一周早起养成了习惯,周末早上醒了个大早,带上笔记本就出了门。中秋已过,秋气重了很多,只觉得走了一阵儿但再也不会像八月份那样满身大汗,清爽的很。坐渡轮过海峡去对岸,船上只有我一个人,海峡里有很多赶早的小渔船趁着白天的繁忙还没到来之前出海,三五成群的泛舟海上。渡轮不紧不慢地往对岸驶去,岸边的皇宫和远处的摩天大楼在远近重叠的山丘上起起伏伏,城市中间的绿地逐渐褪去了夏天的明丽鲜艳,被炎夏烘焙过后逐渐染上了一层咖啡色。蓝天白云下整个城市都散发着香味。这个时节正是应了陶渊明那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

博斯普鲁斯海峡真是上天赐给这座城市的礼物。

据说1954年2月海峡曾经结冻,整个海面都结了冰,人们可以在冰面上步行着去对岸。网上也有很多关于1954年海峡结冰的图片,从图片上看人们真的是在白茫茫的冰面上行走,还有一些年轻人坐在巨大的冰块上。黑白照片上看起来当时也应该着实很冷,岸边的陆地上也全都是厚厚的积雪,天寒地冻的。和现在完全不同,伊斯坦布尔已经有几年没有正儿八经的下雪了。本来想想海峡结冰这种事情真的是天下奇事,给后来的人听也觉得是一种传奇,但后来好事的科学工作者从多方面论证海峡结冰的不可能性,经过各种考证得出海峡的冰块其实并不是海峡的海水结冻所致,而是从汇入黑海的一个河流中流出,最后流到海峡堆积起来所致。虽然这种解释杀死了所有浪漫,但我估计是最靠谱的一种说法,因为在当时留下的照片上还是可以看到海峡上有渡轮在运行,如果完全结冻是不可能有船只行驶的。

关于海峡的故事还有,据说当年瓦良格号通过海峡时,整个海峡的航运封闭了三天,伊斯坦布尔的市民倾巢而出来见证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很多人都担心瓦良格会撞上海峡大桥。海峡大桥到海面的高度大概在60米左右,瓦良格也是勉强通过。很多人都在海峡两边的高地上围观,失去动力的瓦良格是由好几艘拉拽船拖过海峡的。失去动力的船只对海峡来说是巨大的威胁。去年冬天有一艘货轮从马尔马拉海经海峡去黑海时突然失控,大货轮慢慢偏离海峡中线,撞到了靠近欧洲岸边的海岸。非常不幸的是有一座很古老的雅俪(YALI,专指博斯普鲁斯海峡边的木质别墅)被撞毁了。后来这座雅俪的继承人还起诉了这家船运公司,但就算怎么赔偿雅俪都不可能再回来了。今天的海峡边依然有很多这种别墅,但大多都不再是木质,而是结实的现代建筑。雅俪门前停的游艇宣示着主人家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不过建筑怎么变化,住在这块风水宝地的人总是同一批人。

伊斯坦布尔的幸运不仅在于拥有这道蓝的发绿,绿的发蓝的清澈海峡,还有一个就是在城市附近有一个叫做王子岛的岛群。其中最大的那个叫做大岛,也叫普林基波岛。俄国十月革命的发起者之一托洛茨基在和斯大林政治斗争失败后,在这座岛上过起了流亡的生活。据说托洛斯基并不是很情愿的来到这里,在他到达伊斯坦布尔即将上岸之前他将一张小纸条交给了上船检查的海关官员,要求送达穆斯塔法·凯末尔。他在小纸条里写到“亲爱的先生,在君士坦丁堡的城门口,我很荣幸地通知您,我已经抵达土耳其,此次并不是我自愿前来,我只是服从命令才跨越了这条边境。总统先生,请您理解我此刻的心情。”

托洛斯基后来在普林基波岛这座主要是希腊裔伊斯坦布尔人避暑胜地的海岛上定居了下来,据说作为无产阶级的斗士的托洛斯基在这里不得不接受当地富商的资助,住在了当地富商提供的别墅里。托洛斯基疑心极重,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绝不出门,他只偶尔和当地一个叫做哈拉兰波斯的希腊裔渔民一起出海捕鱼,后来就一直住在据他爱人说“马尔马拉海波涛拍岸,距离我们的新家仅几步之遥,那是个美丽的地方,宽敞又宁静,面朝无边无际的蓝色海洋,大部分时间都沐浴着金色的阳光”的地方。

这个岛群据说在以前只是伊斯坦布尔外干旱的小荒岛。普林基波岛是拜占庭时代皇族流放贵族的地方,近代之后这些小岛成为垃圾岛,伊斯坦布尔狗患严重的时候,岛群中的几个岛又成为专门收容伊斯坦布尔野狗的地方。后来,渐渐地富有的人们开始在岛上建夏天的避暑行宫,这些岛逐渐有了今天的样子。今天的大岛群岛早已成为度假和旅游胜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作者:张守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