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分析 30 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关系正常化及中国

根据3月6日至10日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的会谈决定,伊朗与沙特阿拉伯将在两个月内重新开放两国大使馆。

1964168
热点分析 30  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关系正常化及中国

根据3月6日至10日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的会谈决定,伊朗与沙特阿拉伯将在两个月内重新开放两国大使馆。  此外,两国即将恢复在伊朗改革派总统穆罕默德·哈塔米(1997-2005)时期签署的安全协议(2001年)和涵盖经济、教育、文化、科技和卫生等多领域的合作协议(1998年)。 国务大臣艾班代表沙特阿拉伯参加了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倡议下举行的上述会谈。伊朗方则由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沙姆哈尼代表出席。

以下是土耳其政治、经济、社会研究基金会(SETA) /安全研究所主任及作家穆拉特·耶希尔塔什就此问题进行的评估。

在谈判成功后发表的联合文本中感谢两国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的作用。 然而,为什么在最后一刻被纳入和解进程的是中国,而不是伊拉克或阿曼,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寻找此问题的答案时,必须考虑到中国成为全球霸权大国的愿景和向中东开放的战略。

中国在成为全球大国的愿景中,虽然经济参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北京政府却在政治、军事和外交领域一直奉行后退战略。 然而,近年来,中国却开始在中亚、中东甚至乌克兰战局中采取更明显的政治举措。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与美国大国在军事层面的竞争日益逼近,另一个原因是巩固经济投资和扩大政治/军事领域的必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方面近年来中国与中东重要国家的互动日益频繁。 当然,推动中国进入该地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其高能源需求。 依赖外国石油的中国是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石油的主要客户之一。 沙特阿拉伯是中国在全球购买石油最多的国家。

沙特阿拉伯的石油销售量约为 175 万桶/天,俄罗斯以约 150 万桶/天紧随其后。 由于制裁的原因,伊朗对中国的石油销量无法精确统计。即便如此,根据不同的估测,该量在 75 万至 125 万桶之间。 这使伊朗成为中国第三大石油供应国之际,中国是伊朗出口石油最多的国家。 2021年,中国与伊朗签署了一项为期25年、价值4000亿美元的协议。

真正的问题在于,是什么促使中国调解伊朗与沙特的紧张局势? 第一个令人想到的答案是中国致力于将经济参与转变为政治参与,并将这两个维度相互促进的目标。 首先,我们要从中国希望同两个国家发展良好关系的决心说起。 德黑兰和利雅得之间的紧张局势也间接影响到北京。

这在去年12月习近平访问利雅得期间表现得最为明显。北京-利雅得双边会谈和中国-海合会峰会后的声明都使中伊关系紧张。尽管中国的外交手腕和伊朗总统易卜拉欣·雷西对北京的访问成功地缓和了伊朗发出严厉信息后的气氛,但只要德黑兰-利雅得的关系没有改善,北京就一定会遭遇类似的道路事故。此外,这种紧张关系使中国与这两个国家的合作潜力保持在一个有限的水平。

中东两个重要国家关系的改善无疑被视为该地区所有国家的积极发展。 这一积极的事态发展应该反映出该地区的冲突和紧张局势。 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多年来一直在也门进行代理战争,可以预计它们将采取措施结束该地区的战争。 然而,这并不容易。

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在叙利亚正在向类似的和平与政治重组进程迈出步伐。土耳其与叙利亚关系正常化在俄罗斯和伊朗的斡旋下开启之际,伊朗与沙特阿拉伯关系正常化对叙利亚进程的影响也在意料之中。在这一正常化之后沙特将开始与叙利亚复交,表明正常化浪潮还将继续。

土耳其政治、经济、社会研究基金会(SETA) /安全研究所主任及作家穆拉特·耶希尔塔什就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关系正常化及中国问题的评估就播送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周同一时间再会。



相关新闻